□ 任 靜
詩人泰戈爾在《用生命影響生命》中寫道:“把自己活成一道光,因為你不知道,誰會借著你的光,走出了黑暗。”閱讀作家路遙的作品時,我曾真切地感受到了那道光,并從中汲取了“用生命影響生命”的力量。
初讀路遙,是在20世紀80年代上中學時。學習功課之余,我狂熱地迷戀上文學,棲居于向往的文學世界。我如饑似渴尋找文學書籍時,偶爾在圖書館找到一本《當代》雜志,那是1982年的舊刊。我被路遙的中篇小說《在困難的日子里》深深吸引,這是一個關于求學與饑餓作斗爭的故事。讀到主人公馬建強餓得前心貼后背時,我心疼他不僅要與饑餓作斗爭,還要忍受同學無端的欺侮和冷漠。閱讀時,我?guī)缀鯇⒆约夯畛闪笋R建強,活成了路遙,從此在心靈深處樹起捍衛(wèi)人格尊嚴的信念。
就在那時,由吳天明執(zhí)導的電影《人生》首映,我撒開腳丫子,一場一場地追逐著放映鏡頭。最感人的是哭嫁那一幕,劉巧珍頭上蒙著一塊紅紗巾,清麗俊秀的臉蛋上有晶瑩的淚珠緩緩滑落,凄美得令人心碎。那一刻,我的心似乎被什么東西猛地揪了一下,現(xiàn)實生活和藝術魅力在我生命深處無意交匯,綻開瑰麗、詩意的浪漫之花。遇見,世界才有了不一樣的意義。后來,我托人找來1982年版的《收獲》雜志,將《人生》原著反復讀過不下百遍。又買到一本《人生》單行本(1982年版),珍藏至今。
1991年,《平凡的世界》斬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,這是路遙傾盡心力打造的一部百萬字鴻篇巨制。同樣癡迷文學的愛人跑到書店,排了一上午隊才搶購到一套。當時在出租屋里,我們倆為誰先閱讀新書斗智斗勇。我手握一支筆,在認為可圈可點的段落或句子下面,畫出一道道波浪線。那些優(yōu)美的曲線仿佛涌動的海浪,演奏出世界上最和諧的旋律,我的思緒乘著起伏的波浪,宛如登上理想的諾亞方舟。時而揪心,時而興奮;時而感傷,時而沉思……三十年如白駒過隙,隱于時光深處埋首閱讀的鏡頭,真是人生一道亮麗的風景線!
路遙燃盡生命鑄就的《平凡的世界》,以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取勝。他把脈時代旋律,通過錯綜復雜的矛盾糾葛,著力刻畫了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個鮮明的人物形象,以及田潤葉、田曉霞、田福軍等眾多普通群像。作品除了密切關注時代發(fā)展大趨勢,也細膩地勾勒出現(xiàn)實生活的紋理。
這部作品文風樸實,行筆從容,語言干凈,不喧嘩,不賣弄。我花了一個月時間終于讀完。在那沉浸式閱讀中,細嗅油墨清香,思緒日夜纏繞在厚重的故事里,心情隨著孫家兄弟的命運起起伏伏。仿佛我自己就是踩著兩腳泥濘、努力與命運抗爭的孫少平。合上書,猶如一臺蕩氣回腸的大戲落幕,心底的情感依然起伏跌宕、激動不已。
閱讀路遙的書籍,于我是一種精神寄托,他的作品提升了我的眼界與審美,也給我前行的征程鋪展了一條廣闊的文學大道。讀小說,就是讀人生,關于人生狀態(tài),人生問題,深刻把握社會發(fā)展的本質,文學作品能夠提供豐富的范例。隨后,我又讀了他《早晨從中午開始》等篇章,這些作品宛如璀璨星辰,照亮了我的夜空。后來,我專程隨省作協(xié)采風團,深入銅川鴨口煤礦,在那片彌漫黑色汗水的礦區(qū),尋覓路遙鐫刻在此的堅實腳印,深刻領會“深入生活的深度,決定著作品的高度”的真諦。
路遙樸實的文字和深刻的思想,滋養(yǎng)著我,也激勵著我,從字里行間洞開一片新天地,引領我一步步走進神圣的繆斯殿堂,用文學夯實理想,用寫作豐盈生命,始終葆有一腔蓬勃的熱情和堅定的意志,《平凡的世界》就是我創(chuàng)作長篇小說過程中追求文學敘事的典范。
每次回到清澗,我都懷著朝圣般的心情去拜謁路遙紀念館、路遙故居、路遙書苑、路遙文學村,能用目光深情觸摸一個文學時代的印記與瑰寶,是我輩之幸事。路遙紀念館陳列著一尊路遙塑像,身著灰色風衣,戴茶色眼鏡,面部表情凝重,仿佛正陷入沉思。
珍藏在書柜里的《平凡的世界》,早已泛黃。平凡如我,已然與書中那些鮮活的身影重合,向著光,尋找人生的坐標。我努力奮筆疾書,沿著堅實的足跡,蹣跚前行,以此告慰深深滋養(yǎng)過我的文字和精神導師。
?。ㄕ浴堕喿x時代》2025年第五期,有刪節(jié))
- 2025-06-20與文物進行一場深度對話——評強雯《訪古記:一個人周末博物志》
- 2025-05-19詩集《田野詩班》:田野里有詩,詩里有童年
- 2025-05-16傳統(tǒng)服飾主題圖書:盡顯中華服章之美
- 2025-05-06定格一座城市的生命印記——讀《溫州傳:別是一乾坤》






